全站搜索:

艺述会员

画家何明:追求谭咏麟的“年轻态”

 

 

华声周刊记者  黄少华

人物简介:何明,1959年生,国家二级美术师。现为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主任。广西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、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、广西民族书画院高级书画师、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、法国华人收藏家协会、法国福羲拍卖公司艺术顾问。国画师承我国著名国画家黄独峰、肖朗教授,书法师承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陈国斌研究员。其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画展并获奖,被收藏远传海内外。

采访何明的当天,他正在广西美术馆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。他一直忙着向参观者们介绍他的作品和接受媒体的采访,很难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。一直到下午三点多,他终于可以坐下来和我们聊一聊关于他的画了。

炙热的午后,空气有点闷,何明却满面春风,一说起画,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。我们很难相信,坐在对面的何明已经54岁了,声音洪亮,笑声爽朗,神态自若,看起来就像三十几岁的青年。“谭咏麟是我的榜样,年年25岁,永远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态。”

画,一种年少情怀

何明很小的时候就与画画结缘了,他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画画中度过的。

以前家里穷,买不起画纸和笔,何明就拿树枝在地上有模有样地学着画,俨然一个小画家。上课的时候,何明很调皮,老师在上面讲课,他坐在下面,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听课上面,而是偷偷地拿出草纸,把老师画成各种模样,老师气得不行。说起这些少年往事,何明一直为自己的“恶作剧”笑个不停。

何明的妈妈当时在一家工厂上班,同事中有个工人画得一手好画,于是何明就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这位工人学了起来,这是何明的入门师傅。

“对于画画,心里就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欢。”何明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画画。

也许,正是出于这种无以名状的情怀,年少的何明就种下了画画的种子,等待它生根发芽。

画,一种信仰追求

种下梦想的种子,想让它发芽,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,为此,何明付出了很多时间与精力。

1977年恢复高考后,何明成为当年高考大军中的一员,然而意外落榜,只能到农村插队。由于在农村照相很贵,很多人就找上何明,让他帮画像。一到晚上,他的家门前就门庭若市,都是来找他画像的人,何明也乐意,忙里偷闲接下了不少活。

后来何明通过考试回到南宁,当上了邕州饭店的厨师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邕州饭店是国内外著名画家的下榻之处,这其中就包括中国著名画家黄独峰和肖朗。经理把何明从厨房里调出来为大师们洗笔研墨,何明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拜师学画。

24岁那年,经过大师指点后的何明已经小有名气,于是参加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考试。幸运的,何明专业课考了全区的第三名,不幸的,文化课差了0.9分,因为他的外语居然考了零分。25岁最后一趟末班车,何明背水一战,仍然落榜。

两次滑铁卢之战后,何明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参加考试,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儿时的梦想,追逐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来过。何明现在是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主任,工作再忙,何明也会在心里给画画留着一个位置,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创作,并组织广西书画家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的研究与交流。

这一路走来,何明付出了很多,同时也收获了许多。他先后到日本、马来西亚举办画展,两次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广西著名画家画展,深受欢迎。他的作品《冬雪》《春情》被日本春江町政府收藏,《秋趣》《山高水长》被法国对外经济贸易促进协会收藏,同时,他还被首届中国书画艺术大展组委会授予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称号。这些荣誉的背后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,但是为了那一份从骨子里热爱的画画,何明一直坚持着。

画,一种酸甜生活

画画,是一个痛苦而煎熬的过程,但是却也是快乐的。对此,何明深有感触。

“想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,但是画出来却不是这个样子的,达不到要求。”画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,为了画好一副画,何明要先在脑海中苦思冥想,想好后再进行创作,但是提笔画时又要花更长的时间,而且未必成功。有时候画了十几张,但是没有一张是满意的,又得重头再来。如此周而复始,消耗了时间和心血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,何明没有懊恼,因为钟情于画画,这样的生活他甘之如饴。

“有时候画着画着就入了迷,忘记了时间,”何明经常彻夜都在画,等到画好一副作品时,搁下笔,望向窗外,东方已经露出鱼肚白。原来,又一个黑夜过去了。但是看着刚刚完成的画作还透着油墨的香味,何明又觉得彻夜的辛苦都值得。

何明的生活很单调,不喝茶不下棋不去KTV,除了工作之外,画画就成了他生活的主要部分,他喜欢用别人消遣的时间拿来学习新的东西。最近两年,何明学起了书法,在他看来,书法是生活的另外一种调味剂。

“不管心情多浮躁,练一练书法就可以慢慢平静下来。”何明说,书法可以修身养性,烦躁的时候练一练,让自己处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中,然后心情趋于平缓和豁达。

当艺术品走俏市场时,何明并没有刻意地让他的作品走向市场,更多的是与同行人进行交流,从中收获一种快乐。

何明和美术馆的许多同行成为了朋友,有空的时候他会到那里画一画写一写,一边创作一边和爱好者们交流心得体会。

喜欢,就当做是一种爱好并坚持下来,这样生活也就不会单调了。

画,一种人生态度

画,即是一种人生态度,这是何明对自己的画作进行的阐释。

何明有一个榜样,是被称为“谭校长”的谭咏麟。他羡慕谭咏麟有一颗年轻上进的心态,因此也一直在努力地坚持着这种心态。

“人有两种年龄,一种是生理年龄,无法改变的,一种是心理年龄,是可以调整的,我一直都保持着年轻的心理年龄。”

画画,让何明保持着这样年轻的心理年龄。在何明的画里面,我们很容易读出他画作中的内涵,里面倾注的是他的态度和感触。

“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画里面,才能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。”在今年的个人中国画近作展上,何明的作品突破了中国画的传统创作手法,最鲜明的一点就是满构图。

梅花是许多画家的创作题材,中国传统的画梅大致是古奇老瘦、用色淡雅。但是何明一反传统构图和起承转折的表现形式,突破了这些限制,独树一帜的《报春》作品跃然纸上:梅花四面出枝,枝繁叶茂,用色大红大黑,红与黑沾满整个画面,对比强烈,视觉冲击强烈。古奇老瘦的梅花不再是凋零孤独的形象,而是代表一股新的生命力在春天里怒放。

“充实”“丰富”“上进心”,这是何明概括自己作品的三个关键词。每一副画,从构图到用色,何明都诠释了他的人生态度:人生要过得充实,也许过程很痛苦,但是贵在那一点点坚持,想做好但是总做不好,所以上进心必须时刻挂在心间,等到做好了,人生也会是丰富的。

当记者问及在所有的画作中,哪一副是他最得意的作品时,何明的答案让我很惊讶。

“没有一副是最满意的。”何明认为,也许今天觉得好,但是明天未必觉得好,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创作更好的一副作品。

人生就像自己所画的那副画,过程是痛苦的,但是却也是快乐的,等到完成时,再认真细看,也许就会发现画里画的是另外一个自己。

返回目录

地址:南宁市民族大道49号民族宫B座25楼2508号房  邮编:530022   E-mail:gxshysyjh@126.com   QQ:1417963946    

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桂ICP备10001284